作者:來源: 日期:2019-08-04瀏覽:1
一、學習楊三老人精神
“你們看,你們看,楊三老人又活了……”勐來村村委會的院子里人頭攢動,咔咔咔的手機拍照聲,不絕于耳。12月份的勐來村陽光依舊很明媚,一位德昂族老人站在剛剛畫好的壁畫前,佝僂著腰身,深陷地眼窩里目光堅毅而深邃,他一動不動地凝視著壁畫,陽光灑在他黝黑的皮膚上,泛著古銅色的光芒,一支香煙在他那發黃的手指間燃燒,煙霧屢屢上升。他沒有說一句話,也沒有拍照,卻只是這么默默的看著,仿佛想起了什么。
煙霧漸漸散去,把老人從夢幻中拉回到現實。他,正是壁畫上帶領鄉親們,帶頭破除迷信,改變德昂山“不殺牲畜,不養牲畜”的習慣,辦起集體養豬場、發動社員飼養家禽、開辟發展經濟門路、主動帶領群眾擺脫貧困,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楊三老人的后人——楊紹良。 久久地,楊紹良才吐出一句話:看來還是有人記得我們德昂山上的不老松啊!
二、與時俱進的中國式扶貧方案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養活著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實現7億多人口成功脫貧,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中國脫貧減貧堪稱人類奇跡。舉世矚目成績的背后,是黨和國家高瞻遠矚的戰略部署,是無數企業家和勞動者的無私奉獻。扶貧事業是一場持久戰。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確立大規模開發式扶貧模式,列為“七五”和“八五”計劃,以貧困縣為扶貧對象,基本解決了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2015年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吹響了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立下“軍令狀”,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面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截至2017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3046萬人,平均每年還需減少1000多萬貧困人口,而且多為深度貧困群體、脫貧難度越來越大。就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那樣,“我們要清醒認識和把握打贏脫貧攻堅戰面臨的艱巨性,以更大的決心、更精準的思路、更有力的措施,采取超常舉措,實施脫貧攻堅工程,確保到2020年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邁入小康社會。”而要完成這樣的任務,需要調動更廣泛的社會力量攻堅克難。
三、民營企業成為精準扶貧的重要力量
脫貧攻堅戰進入下半場,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民營企業憑借制度機制、運作效率、市場資源等突出優勢,發揮的作用不可小覷。他們在改革開放春風中發展壯大,有意愿、有能力承擔起社會責任;他們洞察敏銳,將貧困群體需求與自身發展戰略對接起來,力爭實現雙贏;他們組織靈活、運行高效,最大限度降低扶貧成本,提高扶貧實效;他們深諳市場規律,以產業、資金、技術、信息等優勢資源為扶貧事業持續注入強勁動力。
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跑步入場脫貧攻堅戰,積極履行社會責任。2015年全國工商聯發起“萬企幫萬村”行動,截至2018年6月,已有5.5萬家民營企業參與,精準幫扶6萬多個村莊脫貧。
我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德宏州梁河縣勐來村,位于德宏州梁河縣大盈江西岸,河西鄉西南部,共有鄉村戶數698戶,2620人;居住有阿昌、德昂、漢、傣、傈僳等多個民族,是一個以云南省特少民族阿昌族和德昂族為主體民族的聚居村。截止2018年9月,有建檔立卡161戶,人口624人,未脫貧人口95戶365人,擬兜底15戶47人。勐來村村民的生現活狀況低于全縣全鄉發展水平,屬于全鄉四個深度貧困村之一。
在這全面決勝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養瑞集體黨總支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堅持“黨建領航、文化引領、市場導向、技術核心、人才支撐、質量保證”的養瑞發展定位,圍繞“鑄基礎、建基地、樹品牌”的養瑞健康產業發展目標和“鄉村振興戰略”, 踐行養瑞人“為善最樂、付出最富”的核心價值觀和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成果與人民共享的情懷,推動“以黨建促進產業發展,以產業帶動脫貧致富”的黨總支共建目的和要求,傾情幫扶勐來村,承擔起扶貧攻堅的一份愛心和責任。
于是便發生了剛開始,在養瑞集團捐資手繪的,學習楊三老人精神壁畫前發生的那一幕。
四、養瑞在勐來村的扶貧路
不忘初心、飲水思源是養瑞的真實寫照。養瑞集團黨總支書記、總裁邵全對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有著獨到看法和做法,企業從成立之初就成立了慈善公益基金會,企業一方面要做好自身的經營、管理和發展,多解決就業、多繳稅、多創造社會財富;另一方面要飲水思源、回報社會,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投身慈善公益和脫貧攻堅。” 行勝于言,至今養瑞已經在德宏州梁河縣持續投入一千余萬元開展產業扶貧。他常常對我們說,現在我最開心的事,就是做慈善,就是能夠幫助到更多需要我幫助的人。他還常常說,養瑞是在黨的陽光沐浴下成長起來的,養瑞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國家給的,社會給的,我們應該充分和弘揚企業家精神,主動去承擔社會責任,回報社會。”
重輸血,更重造血。長期以來,企業扶貧以“捐款捐物”為主,這種傳統的扶貧方式雖然可解一時之困,但難以擺脫貧困癥結。除了出資金,養瑞更重視出人才、出技術、出管理、出思路,成立了梁河尚善農業公司、從集團抽調業務骨干常駐梁河,成為扎根扶貧前線的主力軍。
政企合力,勠力同心。養瑞創新工作機制,跟當地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并肩作戰。在機制上,養瑞集團黨總支完善組織機制,大力推行互建支部互派支委,混合辦公,不分你我,確保扶貧工作高效開展、實效落地。政府負責篩選產業帶頭人初步名單,養瑞則根據清單逐戶走訪核實,目前已經初步確定勐來村4戶發展養雞、養豬、養蜂的產業帶頭人人選。政企之間各司其職,雙方優勢資源高效互補,無縫對接。探索形成“合作社+黨員+基地”的幫扶模式,解決養什么、種什么、怎么養、怎么種、賣給誰的根本性問題,確保貧困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因地制宜,抓住牛鼻子。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養瑞牢牢抓住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的“牛鼻子”,結合當地生態氣候和生產傳統,集團開辟了梁河縣小壩子生態種養循環科研示范基地和古樹茶基地,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定期開展生態種養循環技術交流會,大力發展生態稻米、古樹紅茶、有機綠茶、牛、羊、鴨、鵝、魚等生態產業,挖掘好潛在資源,在發展精品農業、有機農業、高端農業上下真功、用實勁。
五、結束語
扶貧非小事,貴在有真情。習總書記在杭州的演講,引用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以金相交,金耗則忘;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斷則傷;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 在扶貧工作中,能設身處地的為貧困戶著想,就會感動他們。十九大將脫貧攻堅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作出了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承諾。脫貧攻堅是一項政治任務,我相信脫貧攻堅工作更是一份良心工程,養瑞人在用真心、真情做事業、做慈善,雖然我們做的還不夠好,但是我們努力的腳步卻從未停止!
扶貧路上,我很榮幸地成為了一名參與者、見證者,我更加愿意和養瑞一起,和社會一起,在生活這條并不平坦的道路上,用愛陪伴、和即將脫貧的鄉親們一起闊步向前,一同走進小康社會!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Reserved.云南養瑞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滇ICP備15003784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