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環抱,萬物蔥蘢,溝溝峁峁的土地上,一顆顆紅蘋果、翠綠棗點綴著初秋的延安。9月5日至8日,云南養瑞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邵全帶領集團部分黨員及共建支部書記一行27人,專程從云南前往陜西延安開展現地教學活動,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引導黨員賡續紅色基因、感悟革命傳統、汲取奮進力量,增強為黨的事業和養瑞事業團結奮斗,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養瑞新篇章的信心斗志。
9月5日上午,邵全一行乘車抵達黃帝陵。軒轅黃帝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神話人物之一。黃帝在位期間,播百谷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作《黃帝內經》等,他既是中華民族認知自己的起源和形成人文思想的象征,又是中華文明的象征,在中國古代和當代都被視為文化英雄和民族鼻祖。通過實地參觀,全體黨員進一步了解黃帝陵積淀的深厚文化內涵以及黃帝陵作為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華夏兒女團結奮斗的精神旗幟的重大意義。
2015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回到他當年插隊的梁家河村看望父老鄉親,道出深情感言:“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9月6日上午,全體黨員走進了有“大學問”的梁家河。跟隨著講解員的步伐,走進村史館、鉆入舊窯洞,大家時不時為一幅幅生動的老照片駐足,在莊嚴的黨旗下重溫入黨誓詞,高產的淤地壩、陜西第一口沼氣池、磨坊和裁縫鋪、知青居住的窯洞……一處處舊址、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故事,訴說著習近平總書記七年知青生活的艱辛,展示了總書記從群眾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樁樁實事做起,為當地百姓謀幸福、謀發展,身體力行地詮釋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的光輝歷程。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從1935年到1948年,黨中央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戰斗了13年,領導中國革命事業從低潮走向高潮、實現歷史性轉折,扭轉了中國前途命運。當天下午,全體黨員依次參觀了楊家嶺、棗園等革命舊址。楊家嶺曾是中共中央的駐地,是毛主席等老一輩中央領導人在延安居住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間,楊家嶺革命舊址不僅是中共中央指揮抗日戰爭敵后戰場的大本營,也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戰略決策中心,它還見證了中共中央領導的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在這片神圣的土地上,毛澤東等革命先輩們用智慧和勇氣譜寫了中國革命史上最為輝煌的篇章。
全體黨員跟隨著講解員的解說,大生產運動、整風運動、第七次代表大會、毛澤東與黃炎培的“窯洞對”、毛澤東種過的菜地……一幅幅歷史畫卷展現在大家面前。通過參觀楊家嶺,全體黨員仿佛看到了革命先輩們在艱難險阻面前毫不退縮的堅毅,他們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為新中國的誕生奠定了堅實基礎。參觀過程中,大家認真聆聽講解員的介紹,思緒被帶回到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深刻體會到了延安精神的豐富內涵。
隨后,全體黨員來到曾是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棗園革命舊址參觀學習。棗園革命舊址是一個園林式的革命紀念地,園內生長著種類繁多的花草樹木,景色秀麗,環境清幽。這片寧靜的土地上,曾經上演著中國革命的重要篇章。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嶺遷駐此地,這里成為了中共中央的臨時辦公地點和住所。沿著蜿蜒的小徑,全體黨員逐一參觀了毛澤東、彭德懷、劉少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經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每一間窯洞都保持著當年的原貌,簡陋的家具、樸素的陳設展現了革命先輩們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更承載著崇高的理想與不朽的精神。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新中國的搖籃。延安用五谷雜糧滋養了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支持了中國革命走向勝利。9月10日,全體黨員集體乘車前往延安革命紀念館和南泥灣大生產紀念館參觀學習。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全體黨員依次參觀了“中共中央和紅軍長征的落腳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政治指導中心”、“創建新民主主義的模范試驗區”、“實施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確立”、“奪取全國勝利的出發點”、“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今日延安”共七個部分展示,了解“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產生形成的過程,并集體重溫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紀念館時發表的重要講話。館內展示的每一張照片、每一件實物都見證了黨中央在這里戰斗和生活的13個春秋,展現了波瀾壯闊的延安歲月,給全體黨員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學習課,促進全體黨員將延安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唱一呀唱,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好地呀方,好地方來好風光……”走進南泥灣大生產紀念館,氣勢恢宏的開荒戰士雕塑,醒目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標語、立體生動的勞動場面……大量歷史文獻、圖片、勞動工具及部分勞動成果,讓三五九旅在南泥灣開展大生產運動等情景跨越時空重現在全體黨員眼前。南泥灣精神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內核激勵著全體黨員奮發向上、戰勝困難、奪取勝利。
集團黨委書記邵全在總結時強調,此次深化黨紀學習教育現地教學活動,將黨的紅色革命教育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緊密結合在一起,大家真切地感受到歷史的恢弘與厚重、革命的艱辛和偉大,思想上深受洗禮震撼,精神上倍受鼓舞振奮,主題突出,效果顯著。邵全說,黃帝陵是中華兒女“尋根、溯源、凝心、鑄魂”的民族圣地和精神家園,激勵我們進一步增強民族認同、血脈認同、文化認同,同時堅定文化自信,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力量。邵全表示,“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品質,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梁家河精神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寶貴財富,當年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住窯洞、吃粗糧、穿布衣,用“延安作風”打敗了“西安作風”。全體養瑞黨員要從革命先輩和總書記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把老一輩革命家和共產黨人留下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傳承好發揚好,在新事業新征程中,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斗姿態為實現養瑞夢、助推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圖/文:楊月園
編輯:和德福
審簽:陽 昊